云聊的個人空間

信息量3049

懷念老上海2014/5/10 13:34:35

石庫門博物院旅游地理位置  上海石庫門博物館,是由一幢建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石庫門老房子保留、改造而成。整個展示館占地面積367.2平方米,建筑面積為513.9平方米,按照二十年代里弄單元一戶住戶為模式建成,主要展示房間七間,分別是客堂間、書房、老人房、主人房、女兒房、兒子房、灶披間,以一個石庫門家庭的故事,貫穿參觀始終。它不僅展示了上海獨特的石庫門建筑文化,重現(xiàn)了當年上海人的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,也介紹了上海新天地項目的理念和改造開發(fā)過程。  地址:上海太倉路181弄新天地北里25號(近馬當路) 云聊旅游石庫門博物館旅游門票  20元,老人和孩子10元  開放時間:周日至周四:10:30-22:30;周五至周六:11:00-23:00石庫門博物館旅游介紹  上海石庫門博物館,是由一幢建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石庫門老房子保留、改造而成。整個展示館占地面積367.2平方米,建筑面積為513.9平方米,按照二十年代里弄單元一戶住戶為模式建成,主要展示房間七間,分別是客堂間、書房、老人房、主人房、女兒房、兒子房、灶披間,以一個石庫門家庭的故事,貫穿參觀始終。它不僅展示了上海獨特的石庫門建筑文化,重現(xiàn)了當年上海人的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。  “屋里廂”對每個上海人來說,都是一個讓人感覺由衷溫暖的字眼。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上海人在石庫門房子里出生、長大。而今,隨著石庫門的消逝,住在商品房中的上海人再也不會像過去那樣為了公用廚房、廁所而排隊;也再不可能像過去那樣站在陽臺上邊晾衣服邊和鄰居聊天了。至于張愛玲和蘇青筆下那些穿著緊身旗袍和美國絲襪,從窗口吊下籃子購買進口胭脂花粉的女子,已經(jīng)早已化為一場舊夢,只有懷舊電影中才依稀可見。如今,新天地的石庫門“屋里廂”展示館給了我們一個緬懷老上海,追尋歷史回憶的好去處。  展示房的所有陳列實物,無論是爐灶、小孩的課本,還是口紅、煙缸,全是二、三十年代石庫門弄堂里所存留的舊時實物。坐在二樓主人房的梳妝臺前,把玩那精致的“百雀靈”胭脂和鑲著綠玉的發(fā)簪,一旁的留聲機放著輕快的爵士樂,這一切,仿佛讓你看到了一個講求細節(jié)、懂得享受生活的30年代的中產(chǎn)階級現(xiàn)代派女子。而從女兒房里刊登著好萊塢劇照的英語雜志和老式縫紉機上,你不難猜出這是一位時髦而充滿活力的青年女性,和她的母親相比,顯然她對于這個世界了解得更多,也渴求得更多……  通過分布在各展示點的多媒體、效果音響、館內投影機,你可以聽到一個娓娓道來的二、三十年代上海中產(chǎn)階級人家的石庫門生活。無論走進哪間房間,逼真形象仿佛還原歷史,讓人猶如親身經(jīng)歷這間房的主人當年的生活。倘佯其中,可謂有限空間,無限暇思,讓你身臨其境地體會弄堂情結。 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,石庫門房子是上海獨具特色的里弄住宅,大部分居民的棲身之地。四通八達的弄堂里,旅館、作坊、報館,也都會來占用一方天地;小食攤、修鞋匠、理發(fā)師傅、算命先生,以及傳街走巷的各種露天職業(yè)者,都來此謀求營生。他們中大多是川流不息的各地移民。石庫門弄堂口更設有上海人稱為“煙紙店”的單開間小店,提供香煙、草紙、老酒和各種小百貨,二十四小時做買賣。形形色色的人物,五花八門的行當,生動地展現(xiàn)了上海的市井百態(tài),是上海這座城市中最浪漫、最能觸動人心的部分,同時也折射出上海這座城市“海納百川”、“有容乃大”的社會特征。  亭子間是位于石庫門建筑樓梯轉彎處的一間小房間,通常朝北,由于它冬冷夏熱,房間面積又小,因此常常被主人出租以增加收益。二、三十年代時,有不少進步的文藝界人士為了逃避內地的白色恐怖,紛紛到上海來尋找新的生活,也常常租用亭子間。這些文人大多是沒有家眷的單身漢,在這陋室中苦讀鉆研、構思寫作,進行著各種藝術創(chuàng)作活動。許多著名文學家如魯迅、蔡元培、郭沫若、茅盾、巴金、丁玲、豐子愷等都在亭子間里居住過。這些文人不僅住在亭子間,他們的作品中也大量涉及亭子間和石庫門的生活,故有“亭子間文學”之稱。而張愛玲的小說則常以里弄作為故事的背景。石庫門博物館旅游交通  地鐵10號線新天地站石庫門博物館旅游美食  新天地附近從老上海面點到新海派創(chuàng)意菜,或是高檔西餐一應俱全,全憑旅客需要。石庫門博物館旅游附近景點  新天地、中共一大會址、思南公館、周公館、孫中山故居、田子坊都是不錯的選擇。下一篇:鴛鴦湖      八大關景區(qū)      乳源大峽谷
網(wǎng)站地圖 - 手機版 - 留言反饋
個人空間相關信息由系統(tǒng)索引庫每60分鐘定時更新同步,非實時數(shù)據(jù)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