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 By:2025/9/4 8:36:15
[img]/tp/2025/0904/0834570493.jpg[/img]
藍章(1453—1525),字文繡,明代即墨藍氏家族五世祖。他是藍氏家族第一個通過科舉走上仕途的人,宦海浮沉30年,歷經12個職位,官至南京刑部右侍郎(后贈資善大夫,正二品)。任職期間,他清正廉潔,彈劾不避權貴,因忤逆奸臣劉瑾遭下獄貶官;演練諸葛亮八陣,著《八陣合變圖說》,協助剿滅三陜地區(qū)流寇;勤政恤民,上《請賑疏》請求賑濟災民。其事跡載于《山東通志》《萊州府志》《[color=var]即墨縣志[/color]》《即墨人物志》等,是即墨藍氏家族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。
[b]剛正清廉,不阿權貴。[/b]藍章早年得志,科途暢達。25歲中舉人,32歲舉進士。明代正德(1505—1521)年間,宦官劉瑾執(zhí)掌權柄,網羅黨羽,殘害忠良,滿朝文武多趨炎附勢,獻媚投靠。藍章剛正不阿,不肯屈就。劉瑾羅織罪名,致其下獄。后經多方周旋方才獲釋。正德八年(1513)十月,司禮太監(jiān)蕭敬傳詔陜西巡鎮(zhèn)官,要求趕制精工氈帳150座,“靡費億萬”。這對飽受戰(zhàn)亂之苦的百姓來說,無異于雪上加霜。藍章毅然上書請求停辦。藍水(藍章十三世孫)在《先侍郎公年譜》中對此事有記載:“公(藍章)方視事漢中,屬藩皋所費,約四萬余金,需工匠以數千百計,工匠之巧者,盡出西北邊軍,邊聲急不宜調遣,且往返二三千里,動經累月,況流氛(寇亂)未靖,民困轉輸,公帑積貯(國庫)空虛,公私皆病,猝難立辦。鎮(zhèn)守陜西太監(jiān)廖堂希迎上意,力為督催,騷然靡寧(不安),公疏極言乞且停罷!
[img]/tp/2025/0904/0835076500.jpg[/img]
[b]明藍章陜西漢中府平寇班師圖[/b][b]戡亂治平,保護百姓。[/b]
正德五年(1510),藍章巡撫陜西。在陜四年,正是陜西、漢南、漢中寇亂正熾時期。當時寇亂四起,勢力日漲,朝廷鎮(zhèn)撫乏人。藍章提兵漢南,安撫百姓,固守池城。為鎮(zhèn)撫寇亂,藍章遣使前往魚腹觀摩諸葛亮八陣壘石遺跡,進行推演揣摩,又派幕僚武都人士龍正進行演練,遂著《八陣合變圖說》,并以其法交將士操練,戰(zhàn)斗力大增。先后協助總制洪鐘、彭澤剿滅叛亂,最終于正德九年平息叛亂?岛T凇斗钯浶滩渴汤伤{公往南京序》中高度評價藍章在平亂中的重要貢獻,稱贊:“蜀漢之盜,非藍公無以成彭公之擒,非彭公無以見藍公之慮,此可以百世不刊者也!痹陂L達四年多的抗擊寇亂中,藍章輕徭薄賦,救生葬死,多方籌集錢糧,不勞民力。在《御史中丞藍公轉少司寇自陜赴留都詩序》中,段炅通過與士紳問答的方式記述了藍章的功績與惠政,稱:“炅質諸縉紳士曰:公之居秦未久也,而人心之得何以若是深也,其縉紳士曰:斯吾父老有見于公之利澤也,子欲聞吾將語子,夫吾聞明者遠而近燭,仁者公而惠溥……夫吾聞公居漢南,兵食數萬,糧食之費,公無用于民也。戰(zhàn)死之士,治其殮葬祭祀,養(yǎng)其孤寡,公亦無用于民也。燕士推賞,公亦無用于民也。徭省賦復用,吾無見于不足,而公亦未告費于國。公豈能自足耶,公家余贏,公無有私于己耳。民乃晏如,故勢掜扤,眾志帖然!睆闹锌梢,藍章不僅在戡亂中功勛卓著,在安撫百姓、治理郡邑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貢獻?軄y平息之后,漢中各地百姓立生祠祭祀。[img]/tp/2025/0904/0835232503.jpg[/img]
[b]即墨古城中的父子御史坊[/b]
[b]勤于政事,愛民如子。[/b]明弘治六年(1493)任安徽潛縣縣令,他關心民生,解決民瘼,數年間潛縣社會安定,百姓樂業(yè)。尤其是解決潛山舊倉地處偏遠不便運輸的問題,讓百姓嘖嘖稱道,他的上司兩位道臺還一起舉薦他為“循吏最”(一個地區(qū)內的執(zhí)政能力、執(zhí)政水平最好的官員)。在巡撫陜西期間,顧念兵亂連綿造成百姓生活困苦,他上《請賑疏》請求朝廷賑濟。其文曰:“因正德三年九月以來,藍鄢倡亂,遠近騷然,土居老民被掠無幾,而畸零寄戶蕩散亦盡……供役繁興,師旅之費劇,饑饉之薦臻加之……眾口嗷嗷,至有蒸蕨粉,捥山藥,采百合,剝椿柳之皮以為食用,痛恨之聲,中外徹聽,菜色之狀,今古罕見……軍民困苦已極,十室九空,遠近蕭條,可為痛哭。及查各該州縣倉庫,并無蓄積,民隱迫切,誠恐激成地方大患,人民窘苦,誠如本官所言。”其中備述百姓生活慘苦之狀,體現出拳拳愛民之心。明正德十二年(1517年),藍章連上七疏,告退歸故里,在華陽山(今屬嶗山)南麓筑[color=var]華陽書院[/color],結廬隱居,自號“大勞山人”。明嘉靖四年(1525),嘉靖皇帝親書“慎厥身修”四字賜之。是年十一月初六日,藍章去世,卒年74歲,著有《嶗山遺稿》等。即墨古城立有藍章的“進士坊”“少司寇坊”等坊表12座,崇祠名宦、鄉(xiāng)賢。潛山、婺源及漢中固城、平利等地為其修建生祠,列入名宦,世代祭祀。[img]/tp/2025/0904/0835490507.jpg[/img] [b]明武宗封賞藍章夫婦及父母、祖父母的誥命[/b]
藍章在仕宦方面的成就,是與其從小受到良好家風熏陶分不開的。在修身立德方面,藍氏家訓強調:人情險惡,為人處世一定要謹慎,防止言辭不當招來禍患;做事要有原則、有立場,既不能自我孤立而不與人往來,也不能不分善惡而與人同流合污;要謹言慎行以防止形成惡習;要重友道而多聽勸諫,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自省。正因為如此,明清兩朝,藍氏家族有上百人入仕,無一人貪腐。他們秉承家族傳統與禮法,敢于堅持真理,敢于與惡勢力作斗爭,雖丟官被貶也在所不惜。
事業(yè)一定爭取,對你從未放棄!